就在上周末,本田摩托的官方微信推送了一條名為《11月25日,期待屬于騎士的驚喜邂逅》的微信,言下之意便是本周五(11月25日),本田在國內將有新車發布啦。盡管預熱微信上并沒有明說是那款車型,但聰明的粉絲早已心中有數,無論是畫面舒適的都市格調,還是樓下的熱心回復,都直指本田旗下最讓人感興趣的大踏板NSS350。
其實大家對周末發布新車的期待指向NSS350并非空穴來風,因為就在不久前,國家工信部的新一批摩托車公告上,就已經明確對這款車型進行了公示。而且比較有意思的是,正因為上了公告,所以大家引得大家議論紛紜的這款即將在國內發布的踏板新品NSS350并非大貿進口,而是由中國制造,是正兒八經的Made in China。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國產版本的NSS350應該抱以怎樣態度和預期呢?接下來,摩托哥就圍繞這個話題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Part 1:請對中國制造多點兒信心
就摩托哥個人的角度看來,其實是非??春肗SS350國產化的。理由其實不復雜,大家千萬別把咱們的摩托車工業看得太輕,外來的和尚真就不見得比咱們自己更會念經。
試想,在成熟產品原設計相同的情況下,最能夠左右產品品質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毫無疑問,是成熟的流程體系,是可靠的配套供給,是過硬的生產環境,是熟練的技術工人,那么這些環節真要仔細計較起來,顯然這些都是我們的強項啊。
你看,同樣都是源自本田的成熟產品設計,同樣沿用本田的嚴格生產管理模式,在基礎的設計、管理層面上,海外產和國產其實就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而且大家都是在全球配套體系下進行采購,而這當中其實很多適配的高端配套企業原本就是國內企業,或在國內有建立代工廠的,同時得益于國內世界頂級的基礎建設,在港口、倉儲、物流等方面更具優勢,因此在整個配套體系方面國產化其實比很多東南亞代工廠有優勢得多。
而且在生產環境方面,國產的優勢可就更大了。要知道,這次的NSS350是由新大洲本田太倉工廠全面負責制造生產的,而這個在2018年初步竣工投入使用的研發生產基地,總投資7.2億元,用地26萬平方米,集摩托車、電動車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產于一體,具備年產近百萬臺的生存制造潛力,作為本田在全球據點中最新的工廠,廣泛吸收本田世界各地工廠的長處,保持在設備、技術、工藝方面的不斷更新,這個水平放本田全球范圍內都是領先的。
再就是工人的技術水平問題,一般來說和員工的基礎素質以及熟練程度掛鉤,前者需要依賴國家具備過硬的基礎教育,后者則是企業內部傳幫帶的傳承積累與提供的崗位磨合契機,顯然如果拿東南亞那些廠來對比的話,咱們國內員工素質水平顯然也是只高不低的。
結合以上這些緣由,所以摩托哥對于NSS350的國產化是挺有信心的,畢竟咱中國制造現在也是信得過、靠譜的代名詞了,比起大貿進口的泰國產NSS350,真就是“優勢在我”,在產品的性能、可靠度等各個方面,國產版NSS350完全值得放心的。
說句題外話,其實蠻多海外的朋友們或許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加認可我們自己的產品,咱們的摩托車產品返銷日本,其實都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就拿新大洲本田為例,遠的有小踏板TODAY返銷日本超過150萬輛,創國內單品出口紀錄,近的也有CBF190R在日本好評如潮,所以還是那句話,請對中國制造多點兒信心,國產化的NSS350真的能處。
Part 2:聊聊國產版的NSS350
雖然國產版NSS350的正式發布還要等到周末25號,咱們也沒辦法把這款產品講個透徹,不過基于公告上的產品以及公布的性能參數,摩托哥也能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和大家好好掰掰產品。
首先,NSS350作為本田旗下的一款全球車型,整體外觀和細節都必須遵照本田嚴格的全球化標準。目前通過公告照片可知,該車引入國產后,整體外形有小幅變化,主要集中在車頭燈具部分及細節的些微外形修正,用來和大貿進口版本作為區分。
在配置和性能方面,國產版NSS350是值得期待的。既然是一款全球車型,NSS350在生產工藝方面就必須嚴格按照本田全球化的生產技術要求進行本土化生產。而所謂技術引進,就是由本田提供全套技術資料,生產工藝,技術標準等一系列量化要求(甚至部分關重部件采用專機生產),因此國產化NSS350的整車生產也都必須是符合本田全球化技術規范的。
換而言之,NSS350在國產化過程中,其覆蓋件模具,車架焊接夾具,以及工裝量具都有嚴格的技術規范,再加之目前國內成熟的機械加工技術,因此其整體公差要求是完全能夠滿足日方同等要求的,甚至得益于裝配設備的先進性,國產版顯然更加值得期待。
在核心動力方面,國產版NSS350的動力參數為21.6kW,甚至比大貿進口版本還要高出0.1kW左右,雖然變化幅度很小,但由此也不難看出,國產版的整體動力表現是沒有任何縮水的,甚至還有一定程度的小幅提升。
其實國內一線企業的發動機生產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在大量采用CNN數字化加工中心,和高精度鑄鍛等先進技術設備的加持下,同款機型的加工生產制造,單純比拼的就是誰的基礎硬件更強,誰的設備更先進,大家都在本田技術背書的大背景下,想來東南亞的那幾位同行在這層面上還真比不過新大洲本田。
所以這里我也大膽預言一下,國產版NSS350絕不會是有些車友臆測的大貿縮水版,而是無論是加工精度、材料工藝、操控手感,甚至動力表現,都完全能夠達到與原裝車型同等技術要求的精品車型。
Part 3:選擇國產版NSS350的優勢
說起國產化后的產品優勢,摩托哥和大家的第一反應其實都一樣,那就是會更具性價比的。早先大貿進口的NSS350的定價基本是在55500元的樣子,國產化后由于減少了關稅以及運輸成本,零售價格自然也會隨之降低。
不過在摩托哥看來,車友們想象中的見面先少一萬,4.5萬元新車喜提回家的可能性并不高,從產品的生產控本控制和市場定價策略理性判斷的話,到時候11月25日正式公布的價格應該在4開頭,4.9萬元至4.99萬元之間。
大貿版本的NSS350
理由如下,目前國內大貿版本的NSS350是由泰國本田代工生產制造,然后入關國內市場的。其實這也是不少海外車企的慣用模式,因為從東南亞國家生產進入國內,交通運輸更方便,關稅也更低,所以折算到產品本身上,因為國產化抵扣掉的這部分額外成本其實是非常有限的。
其次,NSS350是首次在國內進行全面生產,因此整個產品線的前期投入沒有辦法與海外已經成熟的生產線相比較,這部分生產制造成本甚至有可能會略高于海外,這是需要時間穩定沉淀,產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夠進一步調整控制的。
此外,作為今年重要的戰略性車型,本田肯定對于這款產品要求極為嚴格,NSS350在國內又是屬于高端踏板,因此在配套體系方面絕對不會刻意為了降低售價而拉低整車的配套水平。因此國產NSS350最初上市公布的售價會比較保守的緊貼著5萬以內這個價格線不去打破,前面提到的4.9萬元至4.99萬元之間應該是目前最合理的首發價格區間。
公告上的國產化NSS350
當然,現階段的定價肯定是趨向于保守的,應該也留下了足夠的操作空間,鑒于未來上量后成本的進一步降低,以及和競爭對手的終端較量的白熱化,或許未來某天達到車友們的心里預期價格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吧?
除了性價比之外,還有個推薦選擇國產化NSS350的緣由,那就是在售后方面的絕對優勢。這里并不是說大貿的售后服務不好哈,大家都是本田的全球標準,但大貿產品的配套體系不一定在國內,而國產版國內統一配套,差距就很明顯了。
試想某天摔了車,找到售后,如果遇到了極小概率的經銷商或總代理庫存備件不足的情況,一個是國產版本快遞兩天補上,一個是大貿版本下單后先在海上漂半個月,再結合進口配件更加高昂的價格和運費,選擇國產版這不是贏麻了嘛。
Part 4:寫在最后
事實上,關于本田將其具有代表性的重點車型(NSS350)全權交由國內進行生產這件事情是完全有脈絡可循的。
在2018年7月的新大洲本田太倉工廠竣工儀式上,當時本田的領導層就著重強調太倉工廠在整個本田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是本田最新投產的二輪工廠,同時也是全球化的“Honda最具QCD競爭力”工廠。因此會持續不斷的將新技術、新產品引入中國市場,并持續給予在技術、管理等全方位的支持。
隨后我們也看到了,除了常規的產品持續導入外,2019年本田旗下的經典踏板車型PCX150以CKD(既全散件進口,國內工廠組裝)的方式在國內上市銷售,口碑頗佳。還記得當時受邀參加新大洲本田發布會的摩托哥,也有幸參觀了太倉工廠內的PCX150生產線,井然有序且科技感十足,令人印象極為深刻。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隨著CKD模式引入的PCX150獲得市場認可,那么更進一步的重點車型純國產化自然也被提上了日程,這也就有了即將在本周末與我們見面的國產化NSS350。以企業經營戰略的眼光看來,這款產品的發布上市本身就是一種長遠規劃運作的必然。
回歸我們這場閑談的初心,國產化的NSS350是否值得期待?當然是值得的。畢竟這一款打著中國制造標簽的本田全球車型,咱們逐條逐條的分析下來,難道就不能對中國制造就不能抱有更多的信心嘛?所以最終產品表現如何,就讓咱們本周五(11月25日)本田官宣上見分曉吧。
(編輯:xuyo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