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很多人對西南地區發展電動三輪車持懷疑態度,認為西南地區地勢崎嶇,電動車動力小,成不了氣候?,F在看來,這其實是一個“刻板印象”的笑話。隨著產品技術的創新升級,特別是在動力和續航兼顧的堡壘被攻破后,電動三輪車(以下簡稱電三)在西南市場快速打開新局面。
西南地區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在電三領域,西南市場因其巨大的市場增量空間,成為眾多品牌“圍攻”的“高地”。2022年,已經“入圈”的品牌企業加強了攻勢,也有新的品牌進來試水。這些企業紛紛拿出看家本領,期望以己之長,撬動西南電三市場新增量,分到最大一塊蛋糕。
2022年下半年,西南電三市場注定不平靜,必將有一場硝煙彌漫的硬戰。
西南電三市場發展歷程
電動三輪車起步于2001年,與其他行業一樣,經歷了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三個階段,電三從野蠻生長到成熟發展,經歷了20余年的洗禮,早已成為廣大用戶喜愛的生產交通休閑工具之一。從當初年銷不足50萬輛到超200萬輛,再到超1000萬輛,跨越式三級跳將電三行業推向巔峰。江蘇、河南、天津、浙江、山東、四川等電三產業集群相繼形成,并涌現出淮海、金彭、宗申、百事利、五星車輛、隆鑫、步步先、五羊、盛昊等實力品牌,引領行業前行。針對家用、商用不同功用研制開發的電動三輪產品功能多元化,貨運三開、客運篷車、休閑三輪、快遞環衛等特種車型一應俱全。
我國的電三產品以輕便實用為特性,最先普及應用于江浙、中原、北方等地。西南板塊多屬山區、丘陵,對交通工具的強度、韌性、續航特性要求較高,產品多呈現結構堅固、可靠性高的特點,早期電三的動力系統很難滿足西南地區特殊需求,電三的發展相對遲緩。在強大的重慶燃油摩托產業支撐下,西南三輪車市場長期以燃油車為主。
自2010年以來,電動三輪車產業的形勢有了很大的變化,隨著北方企業規模的擴大,凡是月銷過萬輛的規模企業開始關注東北、西北、西南等外圍市場,特別是西南市場,因其巨大的市場增量空間,引得眾多電三企業虎視眈眈。在電動三輪車產業大環境的帶動下,西南三省一市,地勢相對平緩的地區,電動三輪率先被消費者接受。近幾年,電三實力企業針對山區特殊需求,積極探索產品升級之路,不斷創新電機、電控、電池技術,使其動力性、續航里程等重要性能指標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除此之外,一些企業還針對西南消費市場的特殊性增加了許多實用功能。電三在滿足山區用戶日常生活載重爬坡需求方面,也有獨到之處,加上電三操作簡單、外觀時尚、充電便利等優勢的釋放,山區消費者對電三有了全新的認識,山區市場的電三行情逐漸升溫,就連“地無三尺平”的貴州省,電三也成了許多農村鄉鎮家庭的標配。自2019年西南電三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以來,電三蠶食了很多原本屬于油三的市場份額,成為西南三輪車市場的主流。
西南電三,競爭升級
2022年的西南電三市場競爭遠比想象的熱鬧。
在國內三輪車市場的版圖中,西南地區歷來備受各大企業重視。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生產生活實際需求給予了企業在山地車型上研發創新的空間,同時也是企業品牌形象建設與推廣的核心平臺。在其他板塊相對飽和的前提下,穩定占據西南市場的主流地位,牢牢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拉動銷量實現可持續性增長,是當下電三品牌的核心訴求。
西南電三市場總體需求量高、潛力大、待深入開發區域較多,整個西南地區未來發展前景不可估量。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很多企業盯著西南市場不放。除了川渝本土品牌,江蘇的金彭、淮海、宗申,山東的五星車輛,河南的隆鑫、五羊等品牌也紛紛布局西南電三市場。2022年,多家企業發布西南市場戰略規劃,加大電動三輪新品投放力度,意欲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甚至爭奪西南電三銷冠。因而,當下的西南電三市場格局更加復雜,更加激烈。
四川本土有電動三輪資質的企業20多家,比較有代表性且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如富貴泉、雙勝、政宇、力遠、方圓福、迪申、向鷹、大舟、寶雅、宗能等,經過十來年的歷練,都已形成規模生產,也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年銷量均在萬輛以上,最好的年銷量可達五到六萬輛。其中富貴泉,憑借十幾年的穩扎穩打,已然邁入西南地區電三行業領軍位置。四川本土企業的特點是,十余年的摸爬滾打,走出了一條適合西南地區消費需求的路子,已經形成板塊集群效應,具有較強的抵御能力。
重慶本土企業,目前也有20多家企業取得電動三輪資質,如萬虎工業、重慶北易、重慶宗隆、重慶黃河、重慶功華等。重慶本土企業絕大部分是燃油三輪摩托車企業,以油三為主。這些企業順應歷史潮流,積極轉型升級,在電動三輪的研發制作上,頗有建樹,并逐漸形成規模效應。重慶本土企業的特征是品牌建設穩健、電三銷量增幅顯著,也表現出了電三領域極強的成長性。
2022年,伴隨動力和續航的升級迭代,電三在西南地區有了更強的適應性,放大的市場容量給電三企業帶來更多增量機會,同時,競爭也變得白熱化。在這場市場份額爭奪賽中,一線品牌來勢洶洶的強攻戰術,對本土電三品牌的沖擊前所未有。
金彭,國內電三行業龍頭企業,2013年進入四川電三市場,2014年,投資4.5億,在德陽組建西南地區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電動三輪車基地,正式進軍西南市場。此后,金彭每年都有大動作。從“起川渝征伐戰役”到“重慶橫山載重爬坡極限挑戰”,再到“金動力”系統20余款“大功率”全品類精品亮相貴陽電動車展覽會,金彭在展示其強大的科技實力和極具競爭力產品的同時,更透露出加速搶占西南地區市場份額的決心和信心。金彭核心技術:金動力系統;代表車型:金駒II增強版。該車搭載“山地動力系統”,金彭專用控制器,無論是載重還是爬坡都毫無壓力,而且,它的車架經過30萬次的震動實驗,確保它的安全、穩定性。
宗申車輛,作為多產業布局,綜合實力冠絕群雄的行業巨頭,對于西南市場同樣雄心勃勃。2014年,隨著宗申車輛一體化經營布局的戰略展開,徐州、天津、重慶三大基地以“占華東、定中原、扼華北、進西南”的發展優勢,形成了戰略上統籌規劃、戰術上緊密聯動、資源上有效整合的發展格局。2015年,重慶宗申車輛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已成為西南產銷量最大、實力最強的小型車輛制造企業。憑借江蘇重慶兩大基地資源共享優勢,宗申電三雄霸西南市場可謂志在必得。2022年,宗申“五化戰略”經營之路,“七個第一”的戰略定位必將塑造出更加強大的領軍者形象。宗申電三領域攻城略地的節奏正在加速,對西南電三市場的威懾力不容低估。宗申核心技術:核磁動力系統、鋰電化、發卡電機等;代表車型:戰馬150B。該車搭載18管永磁同步控制器,動力強勁,續航輸出更足。800W高磁鋼電機,以此保證車輛爆發力更足,加速更快,行駛更有力。一體彎梁車架,確保承重性能更出色。
淮海新能源車輛,淮??毓杉瘓F下屬經營“淮?!逼放谱庸?。2014年,淮??毓杉瘓F完成“占華東、定中原、扼華北、進西南”戰略布局?;春F放圃谖髂系貐^著陸多年,已樹立良好的產品影響力。2022年7月,淮海新能源在貴州遵義召開“破冰行動”營銷峰會,向業內傳遞出淮海品牌強攻西南市場的聲音。8月,在西昌召開突破2022?淮海車輛攀西財富峰會,再次彰顯淮海車輛入駐大涼山、開啟攀西電三市場新未來的強大實力。據悉,淮海新能源計劃三年時間,實現淮海電三西南第一品牌目標?;春P履茉春诵募夹g:芯動力2.0系統、驍龍動力系統;代表車型:淮海征鋒150。該車配備了淮海芯動力系統,以此來保證車輛動力輸出更足,加速更有勁,爬坡更有力。而搭載的深滾壓工程廂板,結實度更高,可確保車輛承重性能更出色。
徐州五羊,在強者林立的電三行業中典型的后發制人,近幾年,快速發展成為行業中的實力選手。隨著產銷能力大提升,五羊面向全國布局。2019年8月,全面發力西南市場。2021年,與重慶大足簽約,籌建五羊西南生產基地。2022年6月,五羊總部對川渝市場采用直供模式管理;7月,營銷鐵軍出征四川涼山;8月,攜全系標配“全承載式電驅動”產品矩陣,舉辦四川綿陽站五羊電三品鑒會。這一切,透露出五羊電三加大西南渠道的建設力度,開啟云貴川渝掘金時代的重要信號。五羊核心技術:智動擋,全承載式電驅動;代表產品:陸巡1.7 米山區版。該產品搭載全承載式電驅動控制系統和永磁同步技術,以及陡坡緩降技術和反向充電技術,實現了整車性能的優化。直通車更強勁,續航更持久。在昆明首站百公里里程挑戰賽中,陸巡表現出驚人的產品性能優勢。
江蘇歐皇,有著10年資歷的電三企業,具有年產30萬輛電三的規模。2020年7月,用重三產品敲開云南市場大門。2022年7月,在云南召開新品發布會,部署西南市場新格局。該公司總經理劉勁松先生表示,將傾全公司之力,打好產品、動力、地推三大攻堅戰,制造出領先行業3年的新品,確保高質量產品源源不斷的進入市場,3年內做到云南市場第一。江蘇歐皇核心技術:犀牛? 鉑金二代動力新系統。
2022年,不僅上述幾家企業,五星車輛、河南隆鑫、廣州大運等企業一直在對西南電三市場爭相發力,另外,愛瑪、雅迪、小刀、久邦、建設等一眾電三企業也先后加入群雄逐鹿陣容,挖掘西南電三空白市場。這對本土企業來說,入圈分羹搶食的“狼”有點多,壓力山大。
競爭的核心:動力之爭
無論是本土品牌還是外來品牌,想要在西南市場站穩腳跟,必須針對西南地區特殊的地形地貌開發產品。整車爬坡和續航里程,便是兩大重要的提升方向。電三在西南地區的發展過程,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動力系統的升級變革過程,西南電三市場品牌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動力之爭。
西南地區由于路況與平原地區不同,山路多,坡度陡,確定了電動三輪車在設計上的特殊性。動力輸出一直以來都是消費者考量和評判產品品質好壞的直接標準。生產企業通過采用輸出性強的電機、電控系統,保證強勁的爬坡能力。伴隨著電機技術的不斷迭代與突破,當前電三企業基本采用以“永磁同步電機”為基礎的新一代動力系統。其中,以金彭、宗申、五星車輛、五羊、歐皇為首的行業領先企業,依靠自身研發并不斷升級的動力系統持續引領電三行業聚焦行業痛點、難點,致力于解決山地區域動力、速度、載重、續航、可靠性等“弊端”。
寫在最后
由于川渝本土品牌產品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更貼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更易于被本土消費者接受,因此川渝電三本土品牌自帶“護城河”,長期在西南電三市場保持著較高地位。經多年的發展,川渝兩地電三企業相輔相成,組合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助推電三產業在西南市場發展。但是,川渝本土品牌的劣勢也不可忽略,由于一線電三品牌步步蠶食,留下的渠道空白越來越少,加之地域產品優勢呈現收窄趨勢,現存的產品體系難挑大梁。其二,川渝電三企業普遍規模不大,在成本控制方面難以與一線品牌匹敵,價格優勢不明顯,甚至相當被動。其三,品牌內部改革困難重重,突圍底氣不足。對于當下本土品牌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勇于變革、銳意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品牌的破圈。
再看外來品牌,較早布局西南電三市場的北方企業以金彭、淮海、宗申為代表,其制造規模和營銷規模居全國之首,硬件條件好,產品設計水準比較高,市場一流網絡比例大。作為行業的先行者,金彭、淮海、宗申進駐西南市場,將電三最前沿的產品技術及經營理念注入西南市場。誠然,北方企業的入駐給本土企業造成一定沖擊,但同時也有效刺激了西南地區電三市場快速進入品牌競爭這一良性發展環節,帶動了西南電三產業的進步。
2022年的西南電三市場是一個品牌致勝的市場。隨著外來品牌與川渝本土品牌的深度碰撞,西南電三市場或將迎來一次大洗牌,或許這是西南電三品牌爭鋒沖量最好的時機!
(編輯:xuyo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