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2022年上半年的征程已經結束。
回首這半年,中國摩托車市場可謂跌宕起伏。一月二月,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感覺快要進入后疫情時代,這不禁讓人信心倍增,全體摩托人更是虎力全開,“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實現開門紅。然而,三月劇情大反轉,國門外俄烏開戰,國際形勢撲朔迷離;國門內疫情反撲,防控清零成為主流;油價飆升、物流不暢等次生問題接踵而來,將摩托車行業折騰得苦不堪言。好在,5月下旬以來,國內疫情逐步緩解,在多重紓困舉措的助推下,摩市加速回暖。對于下半年的產銷走勢,業內不乏“高增長有望”之聲,中商產業研究院也作出了2022年中國摩托車銷量將達約2332萬輛的預測。
上半年情況
產銷下降,困境中前行
2022年上半年,摩托車內銷和出口與2021年同期相比,產銷明顯下降。
根據中國摩托車商會數據統計,2022年1月~6月,全行業完成摩托車產銷1055.43萬輛和1072.26萬輛,產銷量同比下降15.59%和14.38%。其中,二輪摩托車產銷943.92萬輛和959.45萬輛,同比下降16.07%和14.88%;三輪摩托車產銷111.52萬輛和112.78萬輛,同比下降11.35%和9.84%。燃油摩托車產銷688.75萬輛和697.58萬輛,同比下降14.56%和13.84%;電動摩托車產銷366.69萬輛和374.67萬輛,同比下降17.47%和15.37%。
從車型來看,1月~6月,跨騎車產銷381.05萬輛和387.58萬輛,同比下降13.82%和12.17%;踏板車產銷480.88萬輛和493.74萬輛,同比下降14.83%和13.15%;彎梁車產銷77.07輛和77.51萬輛,同比下降34.5%和33.88%。
出口方面,1月~6月,摩托車整車出口395.3萬輛,同比下降11.37%;出口金額27.6億美元,同比下降0.21%。
專家指出,產銷雙降,源于多方面的影響。3月開始,國內疫情多點爆發,上海、天津、西安、河南、四川廣安,以及很多小城陷入漫長的封閉管理,全國大范圍的疫情防控導致物流不暢,產業鏈吃緊,多家國內工廠被迫采取了臨時停產措施,原材料運不進來,產品送不出去,產銷兩端都受到不小的沖擊。另外,俄烏戰爭突然爆發,引起鋼材、鐵礦石、銅、鋁等與摩托車制造相關的主要原材料價格全線大幅攀升,電機、輪胎、減震、車架、塑件、電池等部件一直處于高位態勢,加之油價一路飆升,運輸成本不斷增加。原材料、物流成本的疊加上漲,讓摩托車行業負重前行。
表現亮眼,中大排車型增長迅猛
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加上波云詭譎的政治經濟環境,使得上半年摩托車行業處境艱難。不過,困境中也不乏亮點。
同樣是今年1月~6月的數據,上半年,50系列產銷27.85萬輛和30.44萬輛,同比下降38.59%和30.72%;110系列產銷76.27萬輛和79.05輛,同比下降26.27%和22.6%;125系列產銷251.36萬輛和255.8萬輛,同比下降8.6%和8.55%;150系列產銷147.04萬輛和147.22萬輛,同比下降18.1%和17.93%;250系列產銷65.13萬輛和66.48萬輛,同比增長0.31%和0.94%;排量超過250mL休閑娛樂摩托車延續了去年高速增長的趨勢,上半年累計增幅約50%,增長最為迅猛。
從數據可以看出,中大排車型產銷量全線飄紅,這印證出中高端市場持續火爆的行情,也凸顯出消費需求正全面轉型升級的趨勢。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摩托車分會秘書長宋濤指出,“摩托車,尤其是大排量摩托車已經逐步由生產工具、代步用具,變為生活類用品、休閑玩具。未來,這一趨勢將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下沉,帶來新的消費增長?!?
面對持續高熱的市場,國內摩托車企業也在加速發力,接連發布中大排量新品,希望在這一快速崛起的細分領域占得先機。
春風動力今年上半年發布了仿賽摩托車春風450SR,推出后兩周內訂單破萬。據春風動力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公司250SR、450SR、800MT等中大排量產品銷售均保持較好狀態,訂單情況良好。
宗申賽科龍也在年內推出了RC401等多款中大排量摩托,上市以來,銷售火爆。
無極推出的SR4 MAX,訂單不斷。
錢江摩托稱,公司目前銷量較好的產品為兩款中大排量摩托車。
據了解,一些深受資深“騎手”歡迎的中大排車型在今年非常搶手,熱門車型甚至要提前1年預訂。
中高端產品支撐利潤
產品結構的變化,也影響了摩企的盈利結構。1月~5月,摩托車生產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13.99億元,同比提高2.10%;完成工業銷售產值518.92億元,同比提高2.37%;完成工業增加值78.68億元,同比提高2.91%。
1月~5月,摩托車生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64.50億元,同比下降1.39%;實現利潤總額26.74億元,同比提高47.55%,實現利稅總額41.75億元,同比提高58.75%。
可以看出,盡管銷量有所下降,但利潤卻實現了增長。中國摩托車商會常務副會長李彬將其概括為“二八法則”,即大排量摩托車銷量占20%,但卻貢獻了80%的行業利潤?!爸袊ν熊嚠a量最高的時候可能接近3000萬輛,那時候全行業稅后利潤在50億元左右,2021年產量2000萬輛左右,利潤還是50多億元。產品結構調整后,產量減少,利潤增加了,說明整個行業轉型升級的路子是對的?!?
好的通路產品依然受歡迎
縱觀上半年,中大排車型延續高漲之勢,但在當前的摩托車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仍然屬于小排摩托,因此仍有不少企業選擇深耕通路車型領域,打造精品,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上半年,憑借UHR150、AFR125等多款品相兼優、深受消費者歡迎的車型,豪爵依然穩坐銷冠寶座。在豪爵看來,國內摩托車市場仍然擁有通路車型的一方天地,因此堅持做好最基礎的產品,為最普通的消費者負責,成為豪爵銷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增長極。
合資品牌濟南鈴木的表現也可圈可點。2022年一開年,濟南鈴木就發布了第三款搭載鈴木“超級芯”動力平臺的“U”系列踏板——UE125,同UU、UY一起搶奪通路車市場份額。濟南鈴木深信,能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的踏板車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事實證明的確如此。從發布的成績來看,濟南鈴木上半年延續著高歌猛進的態勢,銷量比同期累計增長12.5%,成績喜人。據濟南輕騎鈴木摩托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利介紹,U系列車型非?;鸨?,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盡管公司已經大力推進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轉型升級,引進焊接機器人、涂裝機器人及數控加工中心線,還在工人正常的八小時工作時間外有序地安排了倒班、加班,讓產能達到了上限,但依然跟不上市場的需求,商家往往要等一個月才能提到車。
可見,在道路愈發擁堵、油價不斷上漲的現實環境下,成本低、品質好、小巧靈活易于掌控的小排通勤車依然受到青睞,依然是企業獲取穩定利潤收入的重要支撐。
下半年預測
產銷有望實現高增長
2022年上半年因為各方因素,摩托車產銷受到不小的沖擊。不過拐點已然出現。6月,隨著我國疫情防控的整體向好,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漸顯現,產業鏈基本恢復,我國摩托車工業進一步企穩回升,產銷量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同比雖下降,但降幅逐月縮??;占市場份額最大的125mL摩托車、250mL及以上排量的休閑娛樂摩托車率先結束下降趨勢,同比、環比皆恢復增長。下半年,疫情對產業的影響將進一步減弱,原材料成本價格逐漸回落,國內將延續良好的政策環境,企業生產需求逐步向好,國內需求將逐步恢復,行業有望恢復增長。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中國摩托車銷量將達約2332萬輛,成為一個千億級的市場。
中高端產品持續向好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摩托車分會秘書長宋濤介紹,“目前,我國中大排量摩托車銷量僅占摩托車整體市場的3%至5%,反觀國際市場,即使是偏愛小排量摩托車的日本,250mL以上摩托車仍占全市場的20%左右,歐美中大排量摩托車市場占比達到60%至90%,因此,我國中大排量摩托車仍有較大的消費潛力?!?
下半年,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產能的恢復,個性化、差異化的中高端中大排車型上升勢頭會十分迅猛,春風、貝納利、賽科龍、無極、光陽等品牌將不斷搶占休閑娛樂產品的市場份額,漲幅可能會在30%~50%。
通路車型仍有上升空間
在當下的國內摩托車市場,盡管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和消費意識的轉變,中高端車型已成為企業創新變革的主流方向,但休閑通勤的消費需求仍然龐大且極具發展潛力,因此,能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的通路車還有上升空間。
總體而言,疫情的不確定性、政治經濟環境的復雜性,外部壓力與內部風險的雙重疊加,對行業沖擊極大,但經歷了40多年發展的中國摩托車產業規模體量較大,韌性十足,同時擁有合理充裕的上升空間,因此在多重挑戰中依然會保持穩中有進、長期向好的態勢。
(編輯:xuyo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