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是汽車橫行的地方,但在很久之前并不是這樣,那個時候在馬路上甚至是土路上飛馳的可不是四個輪的,而是三個輪的。這所謂的三個輪,指的可不是來城里賣菜的三輪摩托和人力三輪,而是“挎斗子”,一種類似于被改裝過的摩托車,但實際上它本身就長這個樣子,主體是一個摩托,一側加裝了一個“斗子”。
從自行車被發明之后,人們就不停地對其進行著改進,因此才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其中的原因多是為了提升騎車人的舒適程度,在將座椅變軟、輪胎也充了氣的同時,人們其實已經在考慮如何解放自己的雙腳了。早在1769年的時候,一個叫尼可拉斯?庫紐的法國人就發明了蒸氣動力的摩托車,這個時間甚至還早于了自行車的發明時間。從這之后,采用各種造型和各種動力方式的“摩托車”被設計了出來,看來懶惰確實可以使人類進步。
戰爭時期的摩托騎兵
其實將挎斗子用于戰爭這件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而最早開始使用的國家則是英國。當時英軍使用的重機槍是維克斯機槍,單是槍體和支架的重量就達到了36公斤,另外還要加上大量的子彈以及冷卻槍管所用到的水,所以要想快速移動它往往需要很多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更是為了讓自己更舒服一點,英國人才將重機槍架在了挎斗上面,實戰的效果理應是很不錯的,機槍單位的機動性得到了不小的提高,同時車體還可以勉強擋一擋子彈。
結語——我們的長江750
寶馬R71在二戰時期固然是成功的,隨著戰爭的結束,它本應該退出歷史的舞臺,但實際結果卻并不是這樣,這款挎斗子在另一個地方重生了。蘇聯曾經大量仿制過寶馬R71,并稱其為M72型三輪摩托,而后這輛車又傳到了中國,就是后來的“長江750”。最初的時候也是軍用,后來又轉為了民用,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達到了頂峰,甚至到了21世紀,它也活躍了一陣子并成為了國際熱銷品。那個時候“轎子”可是一個稀罕東西,要想有牌面就必須需要靠長江750了,印象中,它好像還經常被當做婚車來使用。
(編輯:xuyongjie)